周鸿祎:创业精神,就这七个字

图片[1]-周鸿祎:创业精神,就这七个字-首码项目网-创业网-全球领先的创业项目网站-淘灵感首码网

周鸿祎,1970年出生,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01

企业家的本质就是无所畏惧

坦白讲,当今商业社会普遍缺乏创新,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创新充满恐惧。 大多数做产品的人都有很高的智商和良好的情商,但他们缺少一件事——坚强的内心,或者说无畏的勇气。

自古以来,财富都是通过风险来求得的,产品创新也需要勇气。 但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 我们害怕失败,害怕失去,害怕丢脸……因此,我们总是习惯从众,不愿意创新产品,不敢做世界第一。 正是因为我们缺乏无畏的探索精神,所以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

商场如战场,中国互联网行业堪称丛林战场,竞争极其残酷和激烈。 如果企业家不能从军人的风格中领悟到创业的一些真谛,那么企业的竞争力就会相对较弱。

几年前,我在北京买了500亩山地,建了一个专门的训练营。 我高薪从全国各大军区特种部队聘请了很多退役军人(最多的时候达到了20多名),让他们和我一起工作。 带人去那里练拳。 我会把360的所有新员工和我打算投资的创始团队成员都带到专门的训练营进行培训,甚至包括女同事。

很多人不理解我的举动。 我的解释是:“通过特殊的训练,可以更好地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真正的产品和创业者一定不能被困难击倒,而专项培训的压力却是极大的。 当你与退役特种部队士兵竞争时,你通常会输多于赢。 这意味着,参加特训的人,无一例外都会面临屡战屡败。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我刻意安排的结果。 我的目的就是看看这些人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能否保持电视剧《亮剑》中所推崇的那种“亮剑精神”和那种嚎叫精神。 “狼崽”精神和不畏艰难、不失败的“无畏精神”能否“屡战屡败”、“屡战屡败”?

我倡导的文化是“拿起枪,战场见”。 很多创业公司喜欢强调团队合作,不畏惧困难。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空洞的真理。 有些人话太多,一旦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的真面目就会显露出来。 他们不会再谈合作、团结,也不会再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这样的人带领的球队是不可能获胜的。

在培训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优秀的产品和企业家是不同的。 有男人有女人,他们的性格也不同。 许多首席执行官从未碰过枪。 告诉我你不喜欢暴力。 然而,当这些优秀的人拿起枪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认输。 他们几乎总是没能打败一些“敌人”。

这些人无论是枪法还是实战经验都没有优势,但我看重的是他们的勇气和永不服输的精神。 很多人说我是一个“战士”。 我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战斗:

和天斗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和滴豆打造符合中国国情、满足中国特色用户需求的产品;

与自己战斗,积累经验,在每一次挫折中变得更加勇敢。 这三者的结合就是我一直强调的无所畏惧的精神。

02

不造作,不谦虚,有点“二”

我给自己总结了7个字:“不造作,不道德,有点‘二’”。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我一直提倡的创业精神,下面我来分解一下。

1.不假装

所谓“不假”,就是实事求是,大度大度,不说谎话。 其实,“不假装”也意味着与人交往时要诚实、诚实,不食言。

古人说,人无信不立。 如今很多企业家都在“谈论自己在做什么”,有的甚至公开宣称自己当时做出的某些承诺只是“只是为了好玩”。 这种自信令人难以置信。

在我看来,一个创业者或者产品经理不仅需要激情和专业技能才能成功,也不能仅仅靠“玩”和吹牛来获得成功。 有些产品之所以没有未来,不是因为产品理念有问题,也不是产品经理的能力有问题,而是因为产品研​​发人员忘记了诚信。

2. 不当行为

“行为不端”就是不摆架子,不把自己当成成功人士,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虚荣的人。 最近我对此有很多感悟。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共享单车用户。 我进出都有车,所以基本上没有机会骑自行车。 在我看来,共享单车并不能满足像我这样的用户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共享单车没有市场。

对于360公司的很多员工来说,确实有在地铁或公交车后最后一两公里骑自行车的需要。 我在公司楼下的街道上以及其他很多地方也看到很多人骑着色彩缤纷的共享单车。 这至少说明共享单车触动了用户的心理需求,但我并没有完全改变想法,因为我毕竟不骑自行车。

直到有一次我去杭州旅游。 杭州的出租车司机下午四五点就接班了。 当我等了两个小时打不到出租车的时候,看到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从我身边驶过,此时我什至想到了堵路抢车。 我突然发现,对于共享单车,我还没有真正放过自己。 我还没有放下做车主的架子,但我还是有点“正气”。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背景,这使得你很难用“同理心”去揣摩用户的真实想法,你对用户需求的判断就会出错。 产品经理只有“不乖”,真正把自己看成一个“新手用户”,才能更贴近用户、贴近市场,想用户之所想,开发出真正能帮助用户的产品。

3.有点“二”

很多人认为“二”是一个贬义词,但我认为“二”是一种大智慧和愚昧。 他像阿甘一样坚持自己的行动,又像史蒂夫·乔布斯一样“渴求知识、谦虚而愚昧”。 从当时的趋势来看,有一点“二”的内容,但大多数伟大产品的开发者都是在对他人的蔑视中成长起来的。 在别人的目光下,在不被人注意的孤独中,最终颠覆世界。 同时,“二”精神也是一种创新精神。 创新就是想别人不敢想的事,不随波逐流。

所有的创新一开始都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非主流、有点“二流”。 但最终,那些有点“二流”的人可能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非主流的人也可能会成为主流。

“不走寻常路的人”是苹果公司的一句广告语。 这句话让乔布斯本人也感动落泪。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如果你想成功,你的思维不能与常人太一致,这意味着你需要一点“二”精神。 世界上总有那么几个成功的人。 如果你的思维模式和大多数人一样,那么成功的概率就会相对小​​一些。

所以,请告诉自己:如果你能抛弃现状,不畏惧失败,始终保持无畏的探索精神,你可能会走上一条不寻常的、有些“二”的道路。

03

人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公司最宝贵的资产不是它的想法,更不是它的宏伟计划,而是它的员工。 人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你的团队出现了“铁营、兵马车队”的情况,说明你的管理出现了问题。

伟大的公司应该拥有《从优秀到卓越》一书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所说的“宗教文化”。 如果你做得好,那么在你组建团队、面试新员工以及评估员工绩效时,公司文化应该始终是一个关键因素。 就像IBM的理念一样,不管你是绿的还是黄的,到我这里来,你一定是蓝色的,一定要打出公司的品牌,一定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

具体来说,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点。

1.不要以致富为目标,要有一定的理想主义

我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多年,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团队齐心协力解决财务问题最终成功的。 相反,这样的团队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悲观失望,或者一旦外界有更大的现实利益诱惑,团队很容易分崩离析。

我曾经让360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帮我列一个清单,看看哪些同事和我工作的时间超过5年、8年、10年以上。 看到名单后我非常感慨。 如果我只是告诉他们:“出来和我一起工作,等我们有钱了,我们喝酒,吃饭,分钱。” 我想他们不会跟我合作这么久。

相反,我们的目标是做最好的互联网产品,让用户的互联网生活更便捷、更安全。 有了这个目标,我们就能继续前进。

2、财富与财富汇聚,用激励机制将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我从来不希望我的员工只是为了钱来到这里。 如果真是这样,团队里就会充满很多投机者。 但我肯定会考虑员工的财务问题。 理想主义者还希望养家糊口,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同时,创业事关健康和青春。 对于那些愿意和公司一起努力的人,我们不能只把好处留在嘴上,而是必须签订一份协议,让这些愿意为公司燃烧青春的人能够分享未来的好处。 否则,财聚民散,遑论未来。

我认为利用股权和期权制度可以将团队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只有这样,理想主义才有生存的土壤,班子的思想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寻找合作伙伴时,一定要找最优秀、最能学到东西的人,这就是乔布斯所说的A级人才。 合作伙伴必须懂得在出现问题时如何询问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互相指责。 合作伙伴必须能够充分信任和尊重彼此,并有能力承担风险; 既要能无忧无虑地“欺负”他,又要与他牵手,携手共进到老; 你的伴侣甚至可能比你的爱人更了解你。 他们彼此之间不需要太多的沟通。 他们只需要一个行动或一个决定就能完全了解你的意图,而无需多言。

当我遇到一个难得的人才时,我一定会把他变成合伙人,把他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绑定在一起。 从员工到合伙人的转变,更好地解决了投资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共享问题。 这些股东具有职业经理人与商业伙伴的二合一身份。 他们既为股东工作,也为自己工作,与公司利益高度一致。

3、解决新旧更替问题,为未来留下部分效益

我从未见过一个团队能够持续取得成功。 解决新旧交替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激励制度。 每年,360都会用总股本的5%向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发行期权。

我经常告诉投资人要设计一个吸纳人才的蓄水池,把新人的利益和公司的未来紧紧绑在一起,这样大家就有动力去做事。 这种热情产生的价值远远大于被稀释的价值。 这就是我所说的“把一部分利益留给未来”。

一家公司不能仅由一两个创始人来经营。 无论多么聪明的人,他们的带宽和经验都是有限的。 好的决策者应该把公司当作自己的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调整结构,加快信息流通,提高决策速度,在公司培养更多的小CEO,培养更多的小CEO。产品。 经理和商业领袖。

如何在这样的时代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土壤,让大家真正敢于思考、敢于创新,而不是被一些固定思维所束缚; 如何让员工学会贴近用户,开发出用户体验良好的产品,是创业者在设计组织架构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04

容忍失败

99%的创业都会以失败告终,因为创业是一条有点“二”、非常规的路。 这是一个在黑暗中寻找火种、为未来开辟新道路的过程。 失败几乎已成定局,成功只是偶然。 既然成功只是小概率事件,我们自然就应该更加宽容失败,容忍失败,甚至崇拜失败。

然而,当今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崇尚成功,鄙视失败。 谁最富有,谁的公司市值最大,就会受到所有人的崇拜,甚​​至称他为“爸爸”或“老公”。 成功的企业家经常被邀请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媒体也总是把荣誉和报道机会奉献给成功者。

简单地说,我们评判企业乃至个人的标准仍然是成功或失败。 每个人都愿意倾听成功人士的声音,因为他们害怕失败。 我们不能容忍失败。

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无数的艰辛和失败。 我常说创业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产品创新也是如此。 每一个无畏探索的人在开始创新时,得到的往往不是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不理解,被视为异类、少数派、甚至怪物; 往往在他取得世俗成就后,大家才恍然大悟,他就是创新英雄。 马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马云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企业家。 他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但当他刚开始做电商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理解他,包括我。 因为不懂,我什至错过了一次和马云合作的机会,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后悔。

2003年,我和马云有过深入的交流。 马云表达了与我合作的浓厚兴趣,并邀请我去杭州考察。 然而我发现我对马云在做什么一无所知,所以合作只能不了了之。

转眼14年过去了,今天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我们坐在家里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时,请不要忘记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是如何在大多数人的不认可和不理解中坚持下来、蹒跚而行的。 今天我们就到这里了。

05

调整心态,重新站起来

创业路上,没有人会永远一帆风顺,很多人都曾跌跌撞撞。 成功者和失败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成功者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而退缩,而是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选择另一条路重新开始。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就是失败。 只有不断学习、反思、不断改进和行动,再次扬帆起航,失败才能成为成功之母。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改正。 正是因为失败,我们才能得出结论,并不断改进。

没有人能避免犯错误,但也不要被错误击倒。 只有内心强大,才能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在错误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因此,我非常主张公司从上到下建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文化,通过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来实现与时俱进。

在公司内部,我反对成为批评者。 批评者总是站在云端谈论结构和行业问题。 这样的评论其实毫无意义。 很多听起来有道理的抽象的东西其实都是正确的废话。 别说初创企业,即使是成熟的大企业,在面临挑战或转型时,也必须放弃概念论证和平台规划,放弃所谓的大战略。 与其说这些,我希望大家能够互相分享一些自己做出的错误决定。

同时,我也非常反对成功学和各种心灵鸡汤。 这些故事经常被修改和加工。 他们只给你讲“小偷吃肉”的故事,却深深隐藏“小偷挨打”的伤口。 唯一的结果就是让不明真相的人去崇拜。 作为有过这样经历的人,我想我应该把自己的一些失败经历分享给读者,以便后来者更好地避开浅滩和礁石。

在这个行业里,我算是最大的输家了。 我什至做过一些可笑的事情,做出过很多错误的决定。 虽然我在很多事情上都失败了,但跌倒后我会再爬起来。 所以,我认为只有不害怕失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才能真正坚持做企业、做产品。

从成功中可以学到的东西并不多。 真正可以概括的就是一个人在成功的路上犯了多少错误。 历史无法重演,无论犯下多少错误,也只是为了回顾。 我给大家两句忠告:第一句话是“创业不要只关注竞争对手,一定要关注用户需求”;第二句话是“创业不要只关注竞争对手,一定要关注用户需求”; 第二句话是“无论做什么,都要坚持,不要轻易放弃”。

姓名

行业

姓名

行业

杨惠妍

房地产

王健林

房地产

徐荣茂

房地产

马云

电子商务

郭广昌

综合的

李河君

太阳能发电

紧张

房地产

马化腾

张近东

零售

李彦宏

互联网

支持热线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