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韭菜”试点项目签约仪式在潍坊举行

据《区块日报》(上海记者李洪辉)报道,近日,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发布消息,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召开“区块链+韭菜试点启动仪式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图片[1]-“区块链+韭菜”试点项目签约仪式在潍坊举行-首码项目网-创业网-全球领先的创业项目网站-淘灵感首码网

“区块链+韭菜”试点的消息一出,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但这韭菜不是那韭菜。

《区块链日报》从多方采访获悉,该项目旨在建立韭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种植专业合作社联盟、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提供区块链技术支持。

库链科技CEO张彦杰分析,随着区块链技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与各类实体经济融合已成大势所趋。 区块链技术本身具有可追溯、信息透明度高、不可篡改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生产和运输安全问题。

什么是“区块链+韭菜”项目?

韭菜原产于中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传统的食物之一。 它具有生命力强的特点,剪得越长,生长得越快。 然而,韭菜也成为了金融市场散户的代名词。

潍坊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区块链日报》记者,“区块链+韭菜”项目是农业农村部对韭菜治理政策要求的进一步推进。 区块链等新技术用于质量控制。

对于为何选择玉泉洼作为试验基地,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委、区政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区块链日报》记者,潍坊市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联社主要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 该区是乡村振兴重要试点单位。

潍坊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也表示:“该项目的筹备工作从今年4月开始,经过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多方检查,确定项目实施”。 他补充说,玉泉洼本身就是一个农业实验基地。 这些都是选择玉泉洼作为实验地点的原因。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潍坊市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12月27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企业类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对于目前项目进展情况,《区块链日报》记者联系了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对方回复称,项目正在建设中,但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潍坊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项目启动后,中国电信潍坊分公司将提供技术支持。 但截至发稿,中国电信潍坊分公司尚未回应《区块链日报》的采访需求。

为什么是韭菜?

《区块链日报》获悉,该项目基于区块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民生领域的应用,包括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智能化管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安全追溯体系、重塑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体制机制等。

一位农业技术系统专家向《区块链日报》记者分析,韭菜的生命力虽然极强,但却受到害虫的侵蚀。 为了防治虫害,一些不法农民使用了国家禁止在蔬菜中使用的有机磷农药3911。 ,造成农药残留严重超标,消费者食用后引起急性中毒,导致韭菜成为“毒韭菜”。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2010年4月9日,青岛发生“毒韭菜”事件。 9名患者因食用韭菜中毒。 经查,本次事件中的“毒韭菜”主要来自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下庄镇、禾雅镇以及潍坊寿光市道田镇。

此后,多地不断有“毒韭菜”事件的报道。 据中新网报道,2017年,济南市实施“最严格管控令”,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和市场销售证“双证制”管理,着力堵住市场“毒韭菜” 。 报告指出,从韭菜监管实践来看,山东作为韭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省,散户众多,流通主体复杂,韭菜质量安全难以全面监管。

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委印发《食用农产品“禁药残留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列出韭菜为重点防治品种之一。

此外,国家目前正在推动绿色农业建设,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农业农村的区块链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要素端和供应链管理端两大领域。 其中要素端,主要是农地征信和融资。 在供给侧,农产品安全追溯应用最为广泛。

库链科技CEO张彦杰对《区块链日报》记者表示,区块链本身的分布式、公开透明、不可篡改、数据共享、点对点的技术特性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在传统的商品追溯系统中。 容易被篡改、安全性差、信息孤岛。

区块链溯源平台可以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完整的产品溯源服务。 基于一物一码锚定产品,为每件产品发放一张“身份证”。 结合物联网技术,从商品的生产、销售到消费者的餐桌,每个环节的主体都用自己的身份(私钥)将信息签名写入区块链,信息不可篡改,并且身份无法被否认。 食品安全的发生可以追溯到每一个环节。 因此,可以促进整个农产品产业的升级。

张燕杰还指出,区块链通过“供应链金融”为农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解决农村“金融难”问题,有效促进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至于山东潍坊的“区块链+韭菜”项目,目前还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区块链本身的技术难度、农业应用的高投入低产出等,仍需进一步探索。得到解决。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